冒泡排序为最基本的排序算法之一,其时间复杂度为O(n^2),这里我们就来简单看一下冒泡排序算法及Ruby版的简单实现,首先还是先来了解算法原理:
算法原理:
比较相邻的元素。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,就交换他们两个。
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,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。在这一点,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。
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,除了最后一个。
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。
实现
假设有这样一个数组: [4, 1, 3, 2]
冒泡排序为从第一个数开始,吧这个数与后面的数比较,如果这个数比后面的大,就交换他们的位置。
比如,第一次比较4和1,发现4比1大,交换 -> [1, 4, 3, 2]
第二次比较4和3,发现还是4大,交换 -> [1, 3, 4, 2]
第三次比较4和2,仍然4比2大,交换 -> [1, 3, 2, 4]
这样在进行了第一轮循环之后,最大的数4就被顶到数组的最后去了,就像泡泡一样从水底冒起来一样。那么,要完成整个数组的排序,只需要把最大的数顶到最后,然后第二轮再把第二大的数顶到倒数第二的位置,再来第三轮。。。。一直循环下去。
回到刚才的数组,第二轮比较开始,现在的状态是[1, 3, 2, 4]
比较1和3,1小于3,跳过 -> [1, 3, 2, 4]
比较3和2,3大于2,交换 -> [1, 2, 3, 4]
这一轮到这里就可以停止了,因为第一轮已经把最大的4顶到了最后,所以第二轮只要确保第二大的数顶到倒数第二就行。
然后继续第三轮(虽然目前看起来已经排序完成了)
比较1和2,不用交换[1, 2, 3, 4]
这里比较就全部完成。原理非常简单。
def bubble_sort(list)
list.each_index do |index|
(list.length - index - 1).times do |e|
if list[e] > list[e + 1]
list[e], list[e + 1] = list[e + 1], list[e]
end
end
end
end
本文标题为:冒泡排序算法及Ruby版的简单实现
- Golang http.Client设置超时 2023-09-05
- Swift超详细讲解指针 2023-07-08
- R语言-如何切换科学计数法和更换小数点位数 2022-11-23
- R语言绘图数据可视化pie chart饼图 2022-12-10
- Go Web开发进阶实战(gin框架) 2023-09-06
- Ruby的字符串与数组求最大值的相关问题讨论 2023-07-22
- Ruby 迭代器知识汇总 2023-07-23
- Ruby on Rails在Ping ++ 平台实现支付 2023-07-22
-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之根据输入改变屏幕颜色的代码 2023-07-06
- R语言关于二项分布知识点总结 2022-11-30
